古代有一位得道的高僧,法力无边,能把阻挡自己行进的大山移动,令世人惊愕不已。一日,有人问高僧:"如果把山移不过来,怎么办?"众人皆仰视倾听,高僧淡淡一笑:"山不过来,我过去!"
这是何等旷达乐观的姿势! 其实,胜利并非只有唯一的诠释,条条途径通罗马,偏拗地保持只会无端地挥霍时光,是过火的迂腐拘泥,调剂一下心态和思路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后果。
人生,有高峰,也有低谷,不断循环往,直到我们性命停止。而当面临艰苦的时候,前方无路可走,不如尝试去转变自我。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难,一是转变别人,二是转变自己。但人们却偏偏容易犯难,不自觉地想转变别人,亦或不得法地转变自己。
很久以前,在非洲的一个国度,人们都是不穿鞋,赤着脚走路的。
国王有一次去一个偏僻的乡下,但是那里路面崎岖,十分难走,很多细碎的石子深深地刺痛了这位国王的脚板。
于是国王回到王宫之后,公布了一道命令,要把国内所有的途径都铺上牛皮,他感到只有这样,自己的公民走在上面,才不会被崎岖的路面刺到脚板。
自己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可是国王忘却了土地广阔,这么多的途径,即便是把国内的牛全体杀光,也远远不够铺路所需的牛皮,而且破费的资金、人力、物力,更是难以想象。
人们深知国王公布了一道愚昧的旨令,而且这件事情是非常难以做到的,但是没有人敢违抗命令,所有的人都敢怒不敢言。
但是,有一位聪慧的大臣,这个时候便大胆地向国王提出了建议:
"敬爱的国君!
我们为什么要破费这么多的金钱、人力、物力和资源呢?
何不用两小块牛皮包裹住脚,这样也节俭了很多的资源呀!"
国王听了之后感到非常有理,十分愉快地收回了成命,采纳了这个建议。
于是,后来便有了"皮鞋"。
转变世界过于异想天开,但是我们可以转变自己。
如果你现在正处于艰巨的环境中,或者你对现在的现状不满,那么不要埋怨,转变一下自己的想法和心态,尽力去适应去面对,必定很快便有转机。
置身现实生涯中,我们常常会觉得周围环境不如人意:自然条件的恶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倾轧,工作压力太大报酬太低 面对这种种懊恼,不少人整天埋怨生涯待自己太薄,怨言满腹,怨天尤人。
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就会清楚,即使是皇帝,也没有才能让周围的一切尽如己意。对周围的环境,我们可以想措施来转变它,将现实中不令人满意的成份降低到最低限度。
但环境是宏大的,人是微小的,当现实很难转变的时候,我们则可以通过转变自己来适应环境。就像故事中的那位皇帝,可以用牛皮包住自己的脚对付路上的碎石 这是我们很多时候的一种选择。路还是本来的路,境遇还是本来的境遇,而我们的选择机动了,路和境遇所给予我们的感受也就截然不同了。
沙粒进入蚌体内,蚌很不舒畅,但又无法把沙粒排出。好在蚌不怨天尤人,而是逐步用体内养分把沙粒包起来,以致后来沙粒慢慢变成了优美的珍珠。
有人感叹:"蚌没有大脑,它是无脊椎动物,在演变的层次上很低,但是连一个没有大脑的低等动物都知道要想措施去适应一个自己无法转变的环境,把一个令自己不高兴的异己,改变为可以忍耐的自己的一部分,人的智能怎么会连蚌都不如呢?"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常叮在野马的腿上吸血。它们依附吸食动物的血生存,不管野马怎样暴怒、狂奔,就是拿这个"小家伙"没措施,它们可以从容地吸饱再分开,而不少野马被活活折磨死。
动物学家发明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极少,远不足以使野马死去,野马的死因是暴怒和狂奔。
虽然我们不能转变周遭环境,但是我们可以转变自己,用平衡的心态和精准沉着的大脑去来应对生涯赋予我们的全体考验。
很多人说人要时刻坚持苏醒脑筋,灵敏的洞察力,断定力,擅长对自己所处环境做出断定并适时的抓住机会迎接挑衅,这才是胜利之道。
其实话只对了一半,抓住机会之前,首先也是必需做的就是适应环境,我们何不像前文提到的蚌学习,设法适应所处环境呢?以"蚌"的肚量去包容生涯中广泛存在着的一切不如意,沉着剖析找出突破点,并使之能为我所用。而不要像野马那样一不如意就暴跳如雷。这样只能自食苦果。下一次遇到失意的事情前记得给自己一个迂回空间,耐烦的适应,谨严思考,适时的做出些调剂。
托尔斯泰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张望者,一种是行为者。大多数人都想转变这个世界,但没有人想转变自己。"
人生,就像一条持续不断的抛物线,有高峰,也有低谷,不断的循环往复,直至我们性命的停止。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一生都能够处于顺境。顺境的时候,不烦躁不得意;逆境的时候,不灰心不废弃,失意是短暂的,只有转变自己,能力找回最初的自我。
生涯里,我们的很多懊恼,常常来自于把握处置不好各种各样的关系。
转变别人,对于转变者和被转变者双方,都是白白地折磨。
其实,我们转变别人的执念,大部分源于自己内心的投射。
减少放在别人身上的注意力吧,让对方自己去发明和蒙受自己的问题,也许比我们直接指出,更容易让人放下戒备,也更易于接收转变。
如果我们试着转变自己,尽量换个地位和思维,尝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来重新对待和斟酌事情,或许一切都会有新的变化。
你懂得谅解了对方哪怕一点点,已经先为之转变了自己,然后,你会慢慢发明,对方居然也在转变了。
我们每个人都在影响着彼此,在要求别人转变时,也要多想想别人对我们的要求。过好自己,不轻易干预别人,转变自己远比转变别人来的更实际。
人生最聪慧的活法,就是转变能转变的,接收不能转变的。人生最美妙的事情,就是要对自己有所期待,对别人坚持平凡心。转变自己是智,转变别人是蠢,转变自己往往是幸福的开端。
竹溪消息网编纂部:0719-2729868推荐阅读
- 2021-01-05为民办实事,锦旗来点赞
- 2021-01-05全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引导小组会暨重点工作推动会召开
- 2021-01-05美国超200万名儿童确诊新冠肺炎 占全美确诊病例总数12.4%
- 2021-01-05北京冬奥筹办走过极不平常的一年
- 2021-01-05婆家筹备的婚房,光装修就花120万,沙发值10万,冰箱我第一次见